饮尘衣 > 武侠修真 > 医汉 > 第 101 章

第 101 章(2 / 3)

灌钢法》拿给刘彻看。

刘彻一眼看去,只觉苏轼这字写得真不错,字体是他从前所不曾见过的,偏偏他又能看得懂。

等刘彻的关注点从书法上挪开,才注意到开头处写着“灌钢法”三个字。

刘彻精神一震,细细地往下读了起来。

读完以后他没说什么,而是把它拿给旁边的赵禹看。

赵禹管的是少府,许多官营手工业都归他管理,盐铁之事虽被刘彻单独安排人处理,赵禹却依然是专业对口的人才。

他同样是小吏出身,拥有丰富的实干经验,细读之后便觉可以一试。

这种炼钢之法简单易行,真要有效的话大汉可以拥有更精良的武器与农具!

便是没成功

,损失也不会很大。

赵禹朝刘彻点点头。

刘彻见状才对苏轼说道:“先生大才,竟连炼钢之法都有如此独到的见解。”

苏轼很沉得住气,镇定自若地回道:“祖上传下的前人之法,算不得苏某之才,聊当诊费而已。”

秦汉魏晋南北朝和后头的隋唐不都是他们的老祖宗,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技术,一点毛病都没有。

苏轼以前好歹是当过京官的人,面圣的次数不算少,在刘彻面前也丝毫不露怯。

只不过他这轻描淡写的一句“诊费”,把少府赵禹都给整不会了。

甚至怀疑这全新的炼钢法是不是苏轼瞎掰的。

刘彻倒是觉得苏轼此人言谈很是不凡,愉快地与苏轼交谈起来。

等得知苏轼是见需要两头牛来抬的铁犁实在笨重,才想到换上钢刃熟铁来制犁,刘彻赞道:“先生如此心系民生,可见是有大抱负的,何不前往长安上书公车署。想来以当今陛下雄才大略,必然会重用先生。”

苏轼:?

从未见过如此不要脸之人。

有你这么夸自己雄才大略的吗?

卫青他们是怎么做到听到这种话时神色没有丝毫变化的?

难道是……习惯了?

汉武帝,恐怖如斯!

苏轼道:“苏某没学到什么经世济民的本领,只有一肚皮的不合时宜。我若当真入朝为官,不出三日,当今陛下就会厌烦我;不出三月,满朝文武都会被我得罪光。为了多苟活几年,苏某还是继续当闲人比较好。”

苏轼这话也不是谦虚,他要不是太能得罪人,就不会先把新党得罪光,又把旧党得罪光。

就拿如今当权的章惇来说吧,他们昔日也算是知交好友,两人还约定过老了一起当邻居来着。

后来……后来就是章惇一路把他踢到岭南,再从岭南一路踢到儋州。

还把他弟弟苏辙也踢到了雷州。

说是儋和子瞻的瞻字相近,雷和子由的由字相近,这两个隔海相望的偏远之地正好和他们兄弟俩相配。

昔日故交竟恨他至此,苏轼对此也觉无奈,他最大的毛病大概就是不太会做人。

听李时珍说,他这个“谪官”到了儋州后还住过一段时间的官署,结果有人想讨好章惇特意命人把他从官署里撵出去。所以他这次渡海前往儋州,要做好得自己建茅屋住的心理准备。

苏轼对章惇倒没有太大的怨恨。毕竟他本以为自己和弟弟再没有相见之日,如今雷州与儋州不过一海之隔,虽不能时时相见,偶尔书信往来还是可以的,于他而言未尝不是一种慰藉。

只是有些对不住子由而已!

归根到底,章惇恨的还是他。

苏轼觉得自己在宋朝当官还可以,即使一再遭贬,至少也没要了他的命。

以他的性格真要在汉朝当官,那估计要不了多久他就得把小命给交待了。

汉朝的文官当

着太不稳当了,动不动就要腰斩和杀你全家。()

像苏轼最为推崇的汉代贤臣汲黯,在刘彻手底下也只能酸溜溜地来一句陛下用人当真是后来居上。

?想看春溪笛晓写的《医汉》第 101 章吗?请记住本站域名[(()

而当初汲黯之所以黯然离开长安,就是为了给即将被杀的长安令求情惹恼了刘彻。

那长安令不过是没能向百姓借来数以万计的马匹、帮刘彻操办盛大的受降仪式而已!

就刘彻这好大喜功的劲头,百姓愿意借马才奇怪。这就跟把钱借给赌鬼一样,赌鬼越赌越大,你借出去的全部家当对他而言只是不值一提的小钱,不知猴年马月才能还到你头上。

汲黯就着这件事念叨了刘彻几句,刘彻就很不高兴,找个由头把他撵回家养老去了。

这种工作环境,狗听了都直摇头。

不上书,坚决不能上书!

虽然苏轼丝毫没有被刘彻所说的“重用”给打动,却还是好奇地问起刘彻是不是所有上书内容都会看一遍。

刘彻笑道:“我们陛下养着那么多郎官岂是让他们白领俸禄的?当然是叫他们先通读一轮,再把写得好的挑拣出来再呈上去。”

苏轼道:“万一郎官故意把写得好的压着不呈上去怎么办?”

刘彻道:“那么多郎官都在衙署里,有想压着的,自然也有想往上送的。他们真要敢有自己的小

最新小说: 凡人飞升,从催熟灵草开始 仙道渡劫纪 开局成为魔女这档事 从妖武世界开始的位面远征 逍遥尘世子 神焰水晶 一剑皆斩丶 钓仙 浩界尊 魔王陛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