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尘衣 > 历史军事 > 贫家子的科举路 > 103. 贡监 -----晋.江文学城独家--……

103. 贡监 -----晋.江文学城独家--……(2 / 3)

的是,今年府学之所以会做这样的安排,还是因为这次乡试考得实在不错的缘故。

往年乡试,他们府学至多一、两人中榜。可今年,中榜之人竟然有四个,另还有一人上了副榜,可谓近十年之最了,并且其中两人的名次还处在中等偏上的位置,这让教谕们难得生出了成就感。再想着若是把这几人送去国子监的话,那么几年之后,江州府能多几个进士出来也是极有可能的。

教谕们的提议自然得到了崔知府的支持,要知道,若在自己管辖地考出了进士,那也是他的官绩不是,崔知府自然一口就应承了下来。

“想来到了明日,韩教谕就会与你细说此事了。”

陈玉堂边说边摇着手里的折扇,脸上满是喜悦。若是换做之前,听到要去京城国子监进学,他肯定会有所顾虑。毕竟虽国子监的住宿和吃食都不用花银钱,可京城路途遥远,以后来回用在路上的花销必不是小数。

再则陈玉堂还想参加来年的春闱,这些可都是开销,不过如今倒不必再担心这些了。

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,此话属实有理,此次中举后,家中果真无须再为生计所愁了。

想到这里,陈玉堂便问起了春闱之事,“明年会试,我们四人已准备赴试,不知林兄和周兄是如何打算的?”

在陈玉堂看来,自己也就多此一问,毕竟林兄和周兄还未及弱冠,若此年纪考中了进士,实属不多见,谁愿意错过这扬名的机会。

被年纪大上自己一轮多的同窗称为兄,林远秋多少有些不适应,不过这是古代读书人相互之间的尊称,他也没啥好奇怪的。

听到除了自己和周子旭之外,还有四人,林远秋一时没想起来另外两人是谁。

刘青安笑道,“还有张兄和贾兄啊,对了,此次贡监名额共有六个,张兄他们也在其中。”

对哦,府学里还有两个早他们三年考中举人的同窗呢,林远秋拍拍脑门,觉得最近太过放松,脑袋瓜都快不在线了。

接下去的春闱要不要参加,林远秋还真没想好。

说实话,他心里还是有顾虑的,首先就是觉得自己还没到考会试的火候。其次就是担心侥幸上了榜,却落到了三甲之列,这可不是林远秋多想,因为以自己乡试的排名,这种可能性最起码百分之十以上。

都说“同进士如夫人”,比起进士,后者相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。

所以他得好好想想。

待陈、刘二人离开后,周子旭与林远秋说了自己准备接着考会试的打算,这也是过来府学前,家里人就已经商量好了的。

至于周子旭,也觉得自己可以去试一试,毕竟会试三年才一次,他不想错过。

还有,就像自己祖父说的,若有幸能得中进士,那么他们周家也算重扬云帆了。

见周子旭侃侃而谈,似乎对会试还是有信心在里头的。林远秋倒可以理解,毕竟比起他考了两回乡试,周子旭可是出马一次就考中了的,信心自然要比他足一些。

还有一点林远秋必须承认,比起脑子,周子旭的聪明绝对超过他,自己唯一能与对方相比的,恐怕只有前世三十多年的阅历和孜孜不倦的用功了。

林远秋很想问问周子旭,想问他知不知晓先前的相亲之事,可一想,都已是过去的事了,没有再提的必要。

不过以自己对周子旭的了解,对方应该不知道才对,否则早就有一堆话与他说了。

林远秋没猜错,周兴还真没跟儿子说起此事,毕竟这只是他跟林三柱私下说的,并没托了媒人摆到明面上商议,自己若傻不愣登谁都告诉,不是有碍外甥女的名声了吗。

所以整个家里,除了自己媳妇,周兴谁都没告诉。

这不,这会儿夫妻两个正说着这件事呢。

说实话,自林三柱把家里想晚几年给远秋说亲的事说了之后,周兴心里是十分惋惜的。

因为他实在太喜欢远秋这个孩子了,不但稳重踏实,读书也是个上进的,这不,如今都已是举人了,钰柔若是能嫁给他,往后的日子肯定错不了。

王氏是知道夫君心思的,这是还想着错过好外甥女婿的事呢,于是她想了想便开口道:

“夫君也不思忖思忖,就凭林小子的学识,再加把劲说不得就是进士了,这样的青年才俊想要啥好姻缘没有。咱们钰柔确实不错,可咱同样也得承认,就妹夫一个八品小武官,人家怎么可能看上,所以会推辞不是很正常吗。”

王氏很想说的是,不说远的,就拿他们家来说,在子旭考中秀才的那会儿,公爹就说了往后子旭的亲事全由他来张罗。

王氏是知道公爹意思的,这是想给子旭相一门好亲事呢。

至于什么才算好,自然是于周家有利的了。

其实王氏也能理解公爹的想法,毕竟公爹也是跟着祖父在京城过了三十来年富贵日子的,心里自然想着怎样才能让周家再复当年的荣光了。

而王氏自己,肯定不会反对。话说,这世上谁不巴望自家孩子能结一门好亲啊。

不对,王氏摇头,他家夫君不认同呢,不过就算再不赞成那也没用,有孝道压着呢。

而周兴,在听到妻子说妹夫

最新小说: 中世纪崛起 抗清 靖难攻略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大明朱棣:我刚穿龙袍,老爹来了 大明:诏狱讲课,老朱偷听人麻了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超时空史记 舍弟诸葛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