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5 格林快炮(1 / 2)

话语权是个很神奇的东西,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,只要拥有足够的实力,就可以对历史进行改造。

乔治保护汉文化的目的,是为了研究俄罗斯的历史。

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俄语出现的时间并不长,一直到18世纪,俄罗斯贵族的通用语言还是法语。

普希金在俄罗斯地位之所以这么高,根源就在于普希金规范了俄语的使用,他被誉为现代俄罗斯语言文字的创始人,所以普希金才是“俄罗斯文学之父”。

普希金1799年生人,1837年去世,刚过去没几十年的事。

所以俄罗斯的漫长历史,严重缺乏文字记载,要研究俄罗斯的历史,就得参考其他民族的文字。

让乔治无奈的是,不仅俄罗斯的历史缺乏文字记载,整個欧洲所有国家的历史,都缺乏文字记载。

就连欧洲有些个博物馆里的藏品,都是伪造的。

法国卢浮宫馆长在一个记录片中亲口承认:卢浮宫内的很多希腊雕塑,只是技术精湛的仿制品,真品在哪里,谁都不知道。

这样问题就很严重了。

不仅没有人知道真品在哪里,甚至连真品到底是否存在都没有人能确定。

2020年,华盛顿圣经博物馆中的16张死海古卷碎片,均被证实为赝品。

联想埋葬万年被挖出来细节还栩栩如生的编织篮,以及埃及所谓的为保护文物,停止对文物进行年代鉴定——

难道西方历史的权威性,已经到了连质疑一下,都不行的程度了吗?

作为一个俄罗斯人,乔治非常愤慨。

想想欧洲人是怎么对待俄罗斯的?

我可去特么的吧!

米哈伊尔没有乔治这么多愤慨,他只知道乔治让他干什么,他就干什么。

于是海参崴的日裔移民就倒了霉。

乔治两年前就吩咐,让米哈伊尔对海参崴移民进行详细造册,尤其是籍贯,必须登记的清清楚楚。

现在这些记录终于起到作用了,西伯利亚舰队的水兵们按图索骥,上门抓人,全部送到矿山里挖矿。

高丽人的行动同样受到严格限制。

在此之前,不管是来自欧洲的移民,还是来自东亚的移民,在海参崴都可以自由行动,不受任何限制。

这怎么能行呢?

海参崴是西伯利亚舰队司令部所在地,西伯利亚舰队有几艘船,停在港口里让人看得清清楚楚。

甚至连炮台上的火炮口径,都被人看得清清楚楚。

这要将来跟日本人打起来,那还不被日本人一锅端了啊。

乔治的要求也简单。

雇工既然来到海参崴,那就老老实实,该种地的种地,该挖矿的挖矿,海参崴官方会支付报酬,一分不少。

那些个所谓的冒险家、淘金客、投机者,该死哪儿死哪儿去,乔治不需要他们帮忙发展海参崴,海参崴不是粪坑,不是什么人都要。

“这样下去,我们很难从欧洲获得移民。”米哈伊尔对海参崴的前途深表忧虑。

“不会的,明年春天,就会有大量移民,批量抵达海参崴。”乔治不是不要欧洲人,而是只要高素质欧洲人。

最起码也得是老实本分的欧洲人,不是现在这些该死的罪犯。

乔治通过罗夫诺演习最大的收获,不是来自沙皇的信任,而是来自以谢尔盖、小尼古拉、布鲁西诺夫等俄罗斯军方将领的认同。

布鲁西诺夫虽然多次败于乔治手中,但是布鲁西诺夫对乔治并没有恨,反而视乔治为良师益友,和乔治私交甚笃。

谢尔盖和小尼古拉就不用说了,他们和乔治是亲戚,是商业合作伙伴,和俄罗斯帝国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,天生利益同盟。

沙皇给不了乔治的东西,谢尔盖和布鲁西诺夫能给。

谢尔盖是莫斯科总督兼军区司令。

莫斯科是俄罗斯除圣彼得堡之外,最重要的军区。

谢尔盖已经同意,待明年春季老兵退役的时候,会协助乔治,尽可能忽悠莫斯科军区的退伍老兵来海参崴——

错了,不是忽悠,而是真正的海参崴五日游。

前文多次说过,俄罗斯人之所以不愿意来西伯利亚,不是西伯利亚对俄罗斯人没有吸引力,而是帝国提供的保障不够完善。

乔治管不了西伯利亚,在海参崴,乔治还是可以一言而决的。

乔治这个冬天最重要的任务,是督促米哈伊尔盖房子,为迎接退伍老兵做准备。

“1000栋?白给?”米哈伊尔尖叫,无法理解乔治的大手笔。

“如果不这样,如何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留下来呢?”乔治不惜代价,没有梧桐树,如何引得凤凰来呢?

乔治不讨厌哥萨克,也不讨厌高丽人,甚至不讨厌日本人,乔治讨厌的,是那些处心积虑的野心家。

每一个哥萨克士兵,背后都有几个,甚至十几个兄弟姐妹。

每一个哥萨克家庭,又只有一名哥萨克能从军。

帝国重臣们每天都为开发西伯利亚绞尽脑汁,殊不知俄罗斯国内有数以百万计的哥萨克正嗷嗷待哺,苦于没有出路呢。

最新小说: 重生从经营医馆开始 神眼风水天师 初婚 肉骨樊笼 大唐女绣衣 人形诅咒又名魔阴身[综崩铁] 副人格们逼我水仙[无限] 某科学的都市名捕 俏寡妇搞钱上瘾,小狼狗他求贴贴 清穿,我在后宫混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