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9 拿钱来买(1 / 2)

日俄战争爆发前,连日本的大金主英国都在担心日本能否赢得对俄罗斯帝国的战争,因此拒绝为日本人提供贷款。

雅各布·希夫在这个时候主动跳出来,几乎是一个人单枪匹马,为日本筹集到足够的资金,帮助日本击败俄罗斯,赢得日俄战争的胜利。

日俄战争结束后,当时的俄罗斯帝国财政大臣科科佐夫说:希夫对我们造成的伤害,我们绝不可忘记!

一战爆发后,希夫的投资公司,向俄罗斯布党投资2000万美元,同时还在美国培训了300名突击队员,由托洛茨基带往俄罗斯。

就是在这300名突击队员的基础上,才有了后来的十月革命。

需要说明的是,希夫和托洛茨基,都是希伯来人。

希夫如此针对俄罗斯帝国是有原因的。

瓜分波兰后,一部分生活在波兰的希伯来人成为俄罗斯人。

1792年,叶卡特林娜二世将希伯来人的定居点划为所谓的“栅栏区”,以防止希伯来人向帝国腹地移民。

亚历山大一世时期,希伯来人不能租赁土地,也不能经营商业,绝大部分希伯来人挣扎在在贫困和饥饿中。

1827年俄罗斯帝国颁布《兵役法》,明确规定,12岁至18岁的希伯来青少年,必须在义务兵营服预备役,而后再服役25年,希伯来人居住区必须按定额提供义务兵。

这一规定后来在亚二时期,被米柳京废除。

希伯来人却没有感激亚二,在刺杀亚二的刺客中,就有希伯来人。

也就是在亚二遇刺后,生活在俄罗斯帝国境内的希伯来人,生存环境再度恶化,全俄范围内掀起反希浪潮。

19世纪末的俄罗斯帝国,生活着大约500万希伯来人,占全世界希伯来人总数的近二分之一。

这就是希夫仇视俄罗斯帝国的原因。

不过希夫这一次来海参崴,并不是找俄罗斯帝国复仇的,而是为了投资西伯利亚大铁路。

希夫继承的库恩-洛布公司,是美国八大财团之一,美国修建的环太平洋铁路,就有库恩-洛布公司的投资。

俄罗斯帝国要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已经讨论了十几年,并不是什么秘密。

希夫的消息很灵通,所以在得知这個消息的第一时间,希夫就来到海参崴寻找机会。

让希夫没想到的是,他刚下船,就被海参崴移民局的工作人员盯上。

“有邀请函吗?”移民局的工作人员有礼貌,每个月都有很多人,通过不同方式抵达海参崴。

有些是工作,有些是移民,也有人是被亲戚或者朋友邀请,来海参崴游玩。

主动到海参崴寻找机会的,几乎没有。

美国人就更凤毛麟角了。

“我是来自纽约的商人,库恩-洛布公司的总裁,我能为你们带来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资金,请帮我联系尤里耶夫斯基超级公爵,或者米哈伊尔先生。”

希夫功课做的足,知道在海参崴是谁说了算。

这要换个人,多半会首先找总督科尔夫。

“请稍等——”工作人员请希夫和随行人员去休息间休息。

海参崴移民局的工作还是很出色的,休息室墙壁上悬挂着俄罗斯帝国,和阿穆尔总督区的地图,书架上放有报纸和关于海参崴的一些文字和图片资料。

希夫最关心的铁路部分自然也有介绍。

当看到海参崴在一年内,就几乎完成了从海参崴到伯力之间的铁路时,希夫面无表情,看不出喜怒。

“这条铁路真的是阿穆尔总督区独立完成的?难以置信!”库恩-洛布公司副总裁伊多·艾德礼同样是希伯来人。

和希夫不同的是,爱德礼对俄罗斯帝国并没有刻骨仇恨。

“伊多,不要说英语。”希夫用希伯来语提醒爱德礼。

俄罗斯帝国会英语的人很多,会希伯来语的除了希伯来人之外,就没几个了。

“希望我们能一切顺利,这该死的地方实在是太冷了。”爱德礼坐在壁炉前,从旁边的椅子上顺手拿了条毯子把腿裹住。

房间里的温度其实并不低,虽然谈不上温暖如春,但是和外面的冰天雪地,完全是两个世界。

一名侍女为希夫和爱德礼送来点心和奶茶,爱德礼礼貌致谢,侍女只微笑,没有任何回应。

这女孩明显是东方人,估计听不懂英语。

更不懂希伯来语。

可这样一来,希夫和爱德礼,也就无法从侍女这里得到任何有效信息。

“清国人?日本人?”希夫随口闲聊。

侍女一句话也不说,把东西放下转身就走。

“你们好先生们,欢迎来到符拉迪沃斯托克——”移民局副局长马尔科姆来的很快,海参崴确实是很需要资金,不仅仅是铁路。

虽然海参崴现在的支出,乔治还能撑得住。

但是到明年,海参崴要上的项目更多,各方面的支出更大,如果能有外来资金援助,那么海参崴的发展速度,将会更上一个台阶。

希夫和爱德礼被安置在今年刚刚落成的海参崴迎宾馆,这座迎宾馆是由六十多栋木质别墅组成,

最新小说: 副人格们逼我水仙[无限] 某科学的都市名捕 人形诅咒又名魔阴身[综崩铁] 肉骨樊笼 清穿,我在后宫混日子 神眼风水天师 初婚 大唐女绣衣 俏寡妇搞钱上瘾,小狼狗他求贴贴 重生从经营医馆开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