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6章 警告(1 / 2)

第376章 警告

乔治也不是讹诈,东印度公司买下砂拉越之后,就开始对古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,这笔费用预计一共需要1000万英镑。

虽然改造计划才刚刚开始,而且长达10年之久,乔治总不能让自己的手下吃亏。

格雷现在学聪明了,他就是个传话的,完全不跟乔治抬杠。

亚洲舰队的军舰在古晋外海待了不到12小时,掉头去了海峡殖民地。

西摩尔就是做做样子而已,真打的话,西摩尔真不敢。

英国现在不说遍地狼烟,也是到处漏风。

乔治可是有前科的。

万一把乔治逼急了,乔治派人去德兰士瓦掺和一手,这个责任谁来承担?

乔治也是真会挑时间。

1月22号,维多利亚女王在英国怀特岛去世,享年82岁。

穆萨耶夫比较倒霉,去年夏天的演习中意外坠马,全身多处骨折,住了9个月的院,还是留下后遗症,不得不退役。

尼古拉的姨夫爱德华七世刚刚即位,加冕典礼要到明年才举行,女王在世的时候,他因为行为不检点长期被闲置,女王一直不许他掌管有关实际朝政的任何事务,所以他还没有真正掌控整个帝国。

在吞并渤泥之后,东印度的面积已经超过210万平方公里。

对于这个构想,伊万诺夫和安东诺夫表示热烈欢迎。

正常情况下,阿穆尔军区每年要退役5000人左右,接下来抵达东印度的退役官兵会越来越多,理论上迟早有一天,东印度会因为安置这些退伍官兵而头疼。

由于东印度并不是一个国家,所以连个仪式都没有,东印度和亚齐就合二为一,逐步恢复职能。

4月中,阿穆尔军区一批新的退役官兵抵达东印度。

20年后,马尔科和穆萨耶夫他们这代人差不多都该退休了,相信后人的智慧。

相对于这么大的面积来说,1.2万俄罗斯人太少了,根本不足以覆盖整个东印度。

马尔科不急。

谢尔盖在俄语中的意思是守护者、卫士。

来到东印度之后,穆萨耶夫以少将衔,担任东印度军事顾问团团长。

马尔科野心大,正在谋划东印度和亚齐苏丹国和合并,彻底消除隐患。

不过这也没关系,东印度的面积太大了,各地民政管、税务官、治安官,以及驻军军官有无数缺口,椰城作为亚齐苏丹国的首都,很多部门只有部门领导是俄罗斯人,副部长都是临时工,至少20年内,这个问题不会出现。

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间长达64年,被誉为欧洲祖母,对整个欧洲都有着深远影响。

想想尼古拉刚继位的时候,俄罗斯帝国有多小心翼翼,就知道英国现在面临的处境。

这批官兵一共565人,连带他们的家属,总人数高达3000人,服役期间职务最高的,是符拉迪沃斯托克骑兵团副团长穆萨耶夫中校。

这几年其实每年都有退役官兵来到东印度工作,来东印度定居的阿穆尔人也不少,去年年底亚齐苏丹国统计,在亚齐生活的俄罗斯人已经超过1.2万。

马尔科很高兴,这批退役官兵可以说是文武双修,不仅军事素质过硬,而且通晓俄语和汉语,部分人还会英语,他们将被分配往东印度各地,成为乔治最忠诚的谢尔盖。

乔治抓住这個稍纵即逝的机会统一加里曼丹岛,堪称时间管理大师。

李沙也没有意见,东印度和亚齐合并后,李沙依然是亚齐苏丹,地位和渤泥苏丹相同。

生逢乱世,军队建设依然是重中之重,亚齐苏丹国的陆军有10万人,海军是西伯利亚舰队的附庸,基本为0,。

随着西伯利亚舰队的实力逐渐增强,东印度的海军也迟早要步入正轨,椰城造船厂扩建工作已经开始实施,随之铺开的是各地基础工业。

亚齐苏丹国和东印度,之前都是单一殖民地经济。

现在东印度已经成为阿穆尔的后花园,乔治肯定要加大对东印度的建设力度。

有了阿穆尔的经验,东印度的建设按部就班,首先开工的是发电厂和水泥厂,有了这两样,才有资格说其他。

东印度的基础还是不错的,动力煤的储量比阿穆尔更丰富,汶岛的锡矿出口量世界第一,棕榈油和天然橡胶的产量也排名世界前列,加里曼丹还发现了油田,结合东印度的地理气候环境,东印度其实比阿穆尔更适合发展工业。

穆萨耶夫不擅长民政,他在椰城只待了不到半个月,就和马尔科回到阿穆尔,希望乔治批准东印度成立兵工厂。

东印度没有兵工厂。

亚齐苏丹国虽然有,原料都要从阿穆尔进口。

这怎么能行呢,如果不建立完善的产业链,那万一航道被人封锁,和现在的德兰士瓦一样对外联系完全断绝怎么办?

乔治安慰穆萨耶夫别着急,东印度现在连矿还没有挖明白呢,现在就发展军工实在是早了点。

“我们带来了很多样本,请海参崴大学帮忙检测,如果有值得开发的矿藏,就从印度雇人开挖——”

马尔科其实也不知

最新小说: 肉骨樊笼 清穿,我在后宫混日子 初婚 某科学的都市名捕 俏寡妇搞钱上瘾,小狼狗他求贴贴 神眼风水天师 大唐女绣衣 重生从经营医馆开始 人形诅咒又名魔阴身[综崩铁] 副人格们逼我水仙[无限]